周建明:如何发展建设好特色小镇?
2017年8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周建明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指出,特色小镇发展要从多方面因素去考虑,全国各级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持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常会出现盲目无序的乱象。什么样的小镇能培育成特色小镇?或者我们可以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小镇?周建明认为要从三方面去考虑:
第一,要做到合理有序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指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有的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当中出现过度房地产化,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传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都是忽视条件、政策驱动、无序发展造成的恶果。依据条件、合理有序是发展特色小镇的前提,能够有效避免“一哄而上”现象的发生。
第二,城乡区域统筹均衡发展
首先,特色小镇建设的蓬勃兴起恰逢其时,现下许多城市的“大城市病”现象突出,而在广大乡村地区,有很好带动服务功能的中小城镇数量质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特色产业的小镇欠缺,导致城乡差异不断拉大,造成部分乡村凋敝衰落。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城市极化效应过于强烈,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控力度不够。故此,疏解部分大城市的功能,大力发展环境条件好,既能够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又可以带动乡村发展的特色小镇,可以起到连接城市和乡村桥梁的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其次,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的培育,一般会优先考虑特色资源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等具有先天优势的区域,如果能利用好当地政府政策倾斜的优势,形成良性投资发展模式,则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和投资需求拉动效果将更明显。
第三,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条件。
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快速交通体系是特色小镇建设的设施环境条件。一方面特色小镇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共享大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特色小镇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生活品质优势;再者,就是特色小镇在一些特色产业发展上的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这几方面的组合可以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